2023 年發生了許多事情,其中最重要的莫過於持續了兩年的 COVID-19 終於結束了。在疫情期間,有些人幸運地度過了這段時間,而有些人則經歷了一些不幸的事件。不管如何,這段經歷讓我重新思考了許多生活和工作的重點。特別是,在疫情期間,我也有機會體驗了半個月的 WFH(在家工作),這是我第一次真正感受到網路上大家所分享的 WFH 生活,當然,這段經歷並不如大家所說的那麼美好,畢竟這是在疫情期間。 然而,在這段期間,最讓我訝異的是庫殼部落格的作者以及 Vim 的開發者過世了。他們是我當初堅持走上 IT 這條路的重要原因之一。
Table of Contents
說說 Coolshell 和 Vim
酷殼部落格是我畢業後一直在關注的網站,每當我懷疑自己在軟體工程師這條路上該如何前行時,我總會去閱讀他的文章。他的部落格總是充滿了方向感,經常讓我反思自己是否能像他一樣保持樂觀且努力。在他過世後,我注意到有些人將他的部落格備份並放在 GitHub 上,基於好奇,我上去瀏覽了一些開發者的留言,其中有一句話讓我思考了很久:
其實真正的送別是沒有長亭古道的,沒有勸君更盡一杯酒,就是一個平常的早晨,而有些人卻永遠留在昨天。人生中的很多意
外,往往是突然發生的,沒有理由,也很難預防,這讓我深感人生無常。為了未來有機會再次查閱他寫過的文章,我把連結紀錄在此:https://github.com/soulteary/forever-coolshell
關於 Vim 的情懷,當初我會認識到這個工具,是因為我想要讓自己在寫程式的過程中多了些樂趣,尤其是很多我認為很厲害的人,都會用他寫代碼,因此我花了心思去研究它。在這學習的過程中,我也了解了 Unix/Linux 及其 Vi/Vim編輯器的歷史,這讓我更加感激那些願意分享自己想法與勞動成果的人。每當我閱讀或聆聽他們解決問題的過程和動機時,我都能學到許多寶貴的知識,所以,當他也過世時我特別驚訝,因為他正在撰寫新的 viml,我非常的期待新的 viml 的完成。
工作的抉擇
疫情期間,我剛好也迎來了 30 歲。對我來說,30 歲似乎是一個注定要開始有所成就的年紀。看著新聞上不斷發生的事件,以及常聽到有關工程師年齡限制的討論,我對我的人生規劃有了更多的思考。我仍然會感到猶豫和徬徨,但我知道,我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斷前進。因為只有不斷地前進,才能在某一天找到屬於我的答案